本文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编辑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前,大学贷学金一律发给就读本地大学的申请者,每年5000元免息贷款;而就读理工学院则每年为2500元。修改发放贷学金办法一旦在会议上通过,理事会将酌情按申请者所念学科调整贷学金额。
应和会馆及五属会联合设立的免息贷学金,在扶助会员子女升大学40年之后,现在考虑按申请会员子女所念科系,进一步发出更高额的免息贷学金。目前,这项大学贷学金一律给予就读本地大学的申请者,每年5000元免息贷款;而就读理工学院的申请者每年免息贷款为2500元,两类贷款和领贷款的年数,视申请者考取学位所需修读年数而定,通常三至五年。负责该项基金的理事会,下次会议将考虑修改发放贷学金办法,一旦决定,理事会将酌情按申请者所念学科调整贷学金额,预料理科、工科和医科的申请者所能申请得的贷学金会增加。应和会馆会长陈惜荣受访说,免息贷学金发放以来,至今有120多名会员子女获得扶助,完成了大学或理工学院学业,各自在职场或行业发挥所长,成就了一番事业,“我们着实为他们感到高兴”。新加坡嘉属会馆联合会免息贷学基金希望能帮助更多会员子女升大学。左起:高华昌、陈惜荣、刘胜华、李彩曾及郑雅庆希望嘉应五属乡亲加入让子女享受贷学金福利.他说:“然而,免息贷学金申请近年却有减少的趋势,每年新申请者平均只有两三个。有一年,竟然没有人申请,如果这意味会员子女上大学没有经济方面的问题,我们很欣慰,而要是情况不是这样,我们得看要怎么改善了。”
陈惜荣希望嘉应五属乡亲能加入会馆,让子女得享免息大专贷学金福利,也希望那些曾经受惠的会员子女能够和会馆保持联系,情况许可的话,参加会馆活动,甚至成为接班人。曾任应和会馆四届会长的刘胜华指出,提供免息大学贷学基金是要帮助有经济困难的会员子女升大学,或是就读大专学府,没有考虑帮助会员子女到外国大学升学,是因为当时基金数额有限,另外也是由于有能力到外国大学读书者,往往经济比较宽裕。他说:“应和会馆经济情况渐入佳境,也许我们需要按申请者就读学科,如文科、理科、工科和医科,做一个划分,按他们实际需缴的学费,酌情制订不同数额免息贷款,今天大学学费高涨,也许会比较吸引一些会员子女申请。”
应和会馆将发放,更高额免息贷学金.新加坡嘉属会馆联合会免息贷学基金希望能帮助更多会员子女升大学。左起:高华昌、陈惜荣、刘胜华、李彩曾及郑雅庆。
据知,应和会馆在里--利路拥有一栋19层楼37个单位的公寓“丽河苑”,它在2003年8月完工,交由Ascott私人有限公司包租及管理12年。两年后,会馆若重新签订包租合约,包租数额势必大增。保守估计,“丽河苑”现在市值最少1亿元。刘胜华现任会馆副会长。他说,提供免息贷学金条件,一直与时并进,以后我们会考虑让女会员子女也享这项福利,甚至考虑发放免息贷款供会员子女念国外大学。另一名副会长高华昌说,新加坡嘉属会馆联合会成立于1974年2月21日,早年由南洋五华同乡总会、嘉侨同乡会、兴宁同乡会、嘉应五属公会、梅蕉平同乡会、嘉应张氏公会与应和会馆组成。后来,嘉应张氏公会改为客属张氏公会,退出联合会。他说,上世纪五十年代,新加坡嘉属会馆还是“马来亚嘉属会馆联合会”的成员时,应和会馆在1954年轮值担任联合会主席时,倡议设立大学奖学金,五年后为使更多经济困难会员子女受惠,改设为贷学金。初期,是新、马联合发出给两地会员子女,1973年受到马来西亚社团注册法令的限制,新、马嘉属会馆只好分家,各自设嘉属会馆联合会发放贷学金。大学免息贷学金额经好几次修改,从最初每年300元增加至现在的5000元。财政李彩曾透露,免息大学贷学基金分发以来,受惠者都信守贷款规定,毕业之后有了工作,主动缴清了贷款。“这也是我们的免息贷学金财政健全,有能力几十年来发放贷款的原因。”他透露,免息贷学基金现约有26万元现款,连同发放未回收的贷款,总数约38万元。免息贷学金受惠者对于会馆的扶助,铭感于衷。义安理工学院高级讲师郑雅庆就是其中一个。郑雅庆的父亲早逝,母亲当帮佣,收入微薄。在亲戚介绍下,1970年至1972年,他贷款3600元,到当年的南洋大学念物理系,毕业后工作,很快就还清了贷款。2005年,为了表示感恩,他给联合会免息贷学基金捐赠1万5000元(相等一份三年大学贷款额)。他说:“这只是一点回馈,一点心意。”
出国留学网为您提供更多最新留学资讯,请按Ctrl+D收藏本页了解更多最新留学动态。